养生理论

《内经》养生理论

◆《内经》的养生理念:

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积极预防思想。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特别重视正气在防病、益寿延年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腠其气必虚”。

重视内因的作用表现在养生学上强调精神情志的调节和真气的保养。

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

生命取决于气,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顺应天地自然对养生和治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内经》养生方法:

除了强调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调摄外,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还提出了顺应自然四时变化的调摄方法。如: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等。

◆《内经》养生学地位:

养生学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特殊的地位。

重视养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特征。

◆《内经》养生条件:

对天地宇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免除疾病缠绕的关键所在。得病之后的治疗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在现代西医学的模式下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中医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中医学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养生治疗观。

因此,要想受益于中医学必须对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行。

因此,在医疗活动中或养生实践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须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能仅仅作为医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医学治疗。

中医学启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内径》思想纲要

◆内经的基本思想:

《内经》即《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国医学之祖。

其内容又不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

◆《内经》的观念及理论基础:

“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老子的无为思想,庄子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人格等在内经中均有体现。

在价值观上,与黄老道家是一致的。

儒家的中庸、中和,有诸内必形诸外以及重“本”的观念等。

古人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的流行发育过程,一切学问都是对这大生命流行化育的揭示,医学与其他学术之间并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天人合一的天人相应观。

天人相应的基本内涵是人由天地之气所化生,人的生命活动取决于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人也应该主动地去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顺应天地自然对养生和治病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天地万物由一气所化。

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生。

气是人与万物生死存亡的根据,是生命的本质。

就人来说,生命取决于气,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

古人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气或称元气,具有运动化生的本性。

气的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之气是世界的基本结构。

整个世界就是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在形态表现的动态统一系统。

万事万物通过阴阳五行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化、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

阴阳脏腑辨证成为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模式。 

◆形神统一,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基本特征。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气所化生。具体说来,是由在天之气(阳气)和在地之形(阴气)合和而成。就人来说则是形神合一。

神是气之功能的极致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人的生命活动虽然要以形体为依托,但终究以气为本质,气在生命存,气去生命亡。所以中医在生命观上重气轻形,最佳的生理状态应该是形气相得。

◆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

《内经》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筋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养生的最终目标。

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气血阴阳的逆乱失调,所以中医的具体治疗原则虽有很多,但都以平调阴阳气血为最后目的。

◆取象运数比类是中医思维的基本方法。

古人认为万物皆由阴阳五行之气所化生,相同的气所生之物具有相同或类似的作用功能和形象,彼此之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所谓“同气相求”、“同类相动”。

古人就是以此为根据归类划分事物,作为认知基础的。取象运数思维是《内经》建立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思维方法。也是其后中医学家运用中医理论认识疾病、认识药物的基本思维模式。

 

★《内经》的主要内容:

《内经》医学学术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及运气等方面。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组织及其在水谷运化,气血运行,水液代谢,精神情志活动等方面的生理、病理规律,以及脏腑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脏,指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指脏腑表现于外的机能现象)。

古代医家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结合对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的观察,并联系内在脏腑表现于外的机能活动征象,从而据象推理,据理验证,创立了以“四时五脏阴阳”为核心的外应五时、五气,内系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华等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功能活动系统。

脏象学说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

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内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关系的学说。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经别,以及经筋、皮部等部分。

经络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人体又一组织系统,与脏腑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主要功能是通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肢节。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为脏腑组织提供了营养物质,维系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生命活动。

经络系统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针灸、按摩等学科,更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病因学说

病因学说是研究导致人体发病的各种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科。

《内经》在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哲学观念的指导下认识到外在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和内在情志的刺激是疾病发生的两大重要因素,前者称为“六淫”(风暑火湿燥寒),后者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淫从外入,属阳;而情志变动、饮食起居失节,病由内生,属阴。风、暑、火属阳,为春夏主气;湿、燥、寒属阴,为秋冬主气。临床上就是根据致病特点和症状表现来辨别病因,称为“审证求因”,是辨证论治的主要特点之一。

七情,一般属于正常生理活动范围内的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才会致病。根据不同情志伤及不同的脏腑,有“七情太过,反伤五脏”之说。

以上致病因素的内容和理论原则构成《内经》的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发病和病理转变两个方面。

《内经》把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称为“正气”,致病因素称为“邪气”,疾病发生与否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一般情况下,人体正气旺盛,邪气不易侵入,即使侵袭也不会发病。当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时,不足以抵抗邪气,邪气才能为害致病。

这种正邪相争的发病理论反映了内因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外因是发病条件的发病学观点。这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的一个重要特征。

尽管疾病千变万化,但就病理转变来说,不外乎正邪斗争,阴阳失调以及升降失常几个主要方面。这些是病机学说的主要内容,也是后世辨证论治的理论根据。

◆病证学说

病证是在一定条件下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能失常后,表现出的病理过程。(病,是疾病;证,是证候,即医者候察掌握的疾病证据。)

《内经》论述病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为理论根据,并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分类为六淫病证、五脏病证、气血津液病证、情志病证以及杂病等,是以病因和病位为分类基础的。 

◆诊法学说

诊法就是诊断疾病的方法。《内经》的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简称“四诊”。

望诊:大凡病人的精神、形态、五官、齿舌、肤色、毛发、二便等都为望诊所必察;

闻诊:病人的呼吸、语言、声音、气息、嗅味等,都为闻诊所必审;

问诊:病人的居处、饮食、情志、喜恶、发病经过等,都为问诊所必询;

切诊:病人的脉象、肌肤、胸腹、手足等,都为切诊所必循。

《内经》诊法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知常达变”和“从外知内”为理论基础的,是以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及其与外界事物的联系为根据,运用推理、反证的方法,以常测变,从常知变,从而达到“以表知里”。

《内经》的诊法也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运动变化观在诊察疾病中的体现。 

◆论治

论治的内容大致包括治则、治法、制方等。

其特点是在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指导下,强调人体内外的统一,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

在治疗上提出了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

在治法上,除了药物和针灸外,还广及精神疗法,以及按摩、导引、药熨、渍浴、饥饿等方法,说明了《内经》治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制方中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对后世新方的创立,起到了指导作用,是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养生

养生是研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享尽天年的理论和方法。《内经》养生学突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在养生理论中,特别重视正气在防病、益寿延年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内因的作用表现在养生学上强调精神情志的调节和真气的保养。

养生的具体方法,除了强调节饮食、慎起居、适寒温、和喜怒等生活上的调摄外,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还提出了顺应自然四时变化的调摄方法。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的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等,就是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提出的具体养生方法。

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只有对天地宇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体健康,免除疾病缠绕的关键所在,才是跻斯民于仁寿的恒久之道。至于得病之后的治疗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内经》倡导“治未病”的积极养生思想。认为“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中医学所倡导的是积极的养生治疗观。因此,要想受益于中医学必须对中医学的基本思想、核心价值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才行。这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患者不必对西医学有足够的了解就可以得到它带来的益处,而中医则不行。

中医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但在现代西医学的模式下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中医则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因此,在医疗活动中,特别是养生实践中,患者或普通人必须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其中,不能仅仅作为医学的客体被动地接受医学治疗。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医学启示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研究天时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影响和发病的学科。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就是以五行、六气(风火热湿燥寒)、三阴三阳等为理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所配合的甲子为演绎工具,来推测气候变化规律和疾病流行情况。由于气候变化是非常复杂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所以其内容广及天体运行、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等各种节律。

从学科内容看,除了医学外,还涉及古代天文学、气候学、物候学、历法学及生物学的知识。

《内经》的学术理论体系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由于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