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观念

一、健康的必要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对“健康”的概念,在其组织法中指出,“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体弱”,“政府对人民健康负责任,只有通过适当的卫生保健和社会措施才能履行其责任。”

 健康的先决条件是和平、住房、教育、社会安全、社会关系、实物、收入、妇女的权利、稳定生态体系、持续的资源利用、社会公正、尊重人权和平等,上述所有方面,都构成对健康的最大威胁。  

人类在复杂的环境下生活,环境对人类健康具有长期的和潜在影响力。个人、家庭、社区和民族的参与对健康的决定作用日益增强,这是社会的发展结果,健康的决定因素在本世纪成为我们面临的新挑战。现代化建设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自动化水平,增强了普遍的营养水平,但同时,社会竞争的压力加大,心理负担增加,体力支出下降,营养过剩等健康的负效应问题开始表现出来。  

传统的旧传染病如结核病等,被新的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如艾滋病或高血压、恶性肿瘤等。面对新型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医生们发现,用生物医学模式已经无法对其发病机理和防治方式进行解释;因为单靠药物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无明显作用。由此发起了第二次卫生革命。


二、三次卫生革命的形式与内容   


历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是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是通过制定国家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的免疫接种计划,推行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通过综合性的卫生措施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提高。  

第二次卫生革命是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总结第一、二次卫生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发展社会医学,使卫生事业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必须转变旧的健康观念,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大卫生观,加强社会卫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才有可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将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最初是一个数理逻辑概念,以后成为总结各种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我们用它来指导我们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1973年,美国的Lafrsmboise的健康层次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环境、生活方式及卫生服务系统。贯彻预防工作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同时,也对健康概念的内涵作了全新的诠释,成为指导现代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1)生物因素:影响个体健康的生物因素包括自然成熟和老化、遗传因素,及身体器官内部复杂的运动结果,站在预防医学的立场来看,生物因素是最难以人为的方式加以控制或改变的部分,这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体质”。人们可以作的只能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接受周期性的健康检查,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  

(2)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A、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污染必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危害的机制比较复杂,一般具有浓度低、效应慢、周期长、范围大、后果严重,恢复困难的特点。如与家庭和工作场所的卫生情况相关的设施,各种各样的污染、噪音与安全等。这些环境因素对健康都有不同层次的影响。目前最受重视的是工业污染、食品安全,儿童安全和劳动卫生等。  

B、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家庭的功能、人际关系、工作的压力、社交的情况等。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直接或间接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C、心理环境:是指个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每天面临着不同的情景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格气质的考验;心理是否健全,能否承受压力,有无心理疾患等。事实上,大家熟悉的身心疾病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障碍,这类疾病在当代人中间有显著的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的抑郁症患病率为3%~5%。约13%~20%的人一生中有过抑郁体验。其中2/3的人正处于工作年龄,会因此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抑郁是可危及生命的疾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15%的人用自杀结束生命。  

(3)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称为健康行为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人的机体具有广泛影响性、累计性和恒常性,对健康的影响是十分广泛的。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久坐而不锻炼、性乱、吸毒等。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统计,发现改变这些有害健康的偏离行为,就可有效地减少罹患疾病的机会,从而大大延长预期寿命。美国经过30年努力,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保健宣言指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全部是针对行为和生活方式需要自我保健的建议。  

(4)卫生服务系统: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系统,卫生服务的功能和布局对地区居民的健康构成直接影响,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对居民的健康构成影响。通常经济发达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较完善,而欠发达地区三级医疗保健网功能不全,居民的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也较低。  

这四类十二项因素模式,是当今社会医学较为推崇的健康模式,为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制定的健康观作了正确的理论注释,它启示社会和医务界要特别关注社会环境与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影响,成为世界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有利武器。

 1991年(WHO)全球1岁以上人口主要死因归类调查,主要归因及归因比例:生物因素15%,环境因素17%,卫生服务因素8%,行为生活方式因素60%,合计:100%。


四、健康观和疾病观  


健康观和疾病观是建立在一定医学模式基础上,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而改变的,研究健康与疾病的联系,是对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性认识。  

过去人们患了传染病,便失去了健康,而当传染病治愈,人们又重新获得了健康。这种以传染病的发生、变化和转归为依据的疾病观是单因单果的表现形式。“没有病就是健康”被称为消极的健康观,即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以及某些退行性疾病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往往这些疾病形式被称作多因单果或多因多果。要减少这类疾病,获得健康不能单纯依赖治疗,而要更多地依靠社会预防,降低和排除健康危险因素,以达到个体的身心平衡,并与环境协调一致,才能获得健康。所以,健康只能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体弱”。  

健康与疾病相对的概念:所有生物体都会有病,都要经历生长、老化、死亡的过程。因此,可以把健康与疾病看做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的分度尺。良好的健康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每个人都在疾病-健康连续统一体的两端之间的某一地方占有一个位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不同地区的调查均反映,在人群中自己认为健康的人不超过人口的19%。而大多数人却是在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内生活。他们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也是健康教育和临床预防工作的重点人群。  

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亚临床疾病:又称“无症状疾病”。认为疾病是改变了条件的生命现象过程。疾病过程中不仅有机体受损害,发生紊乱的病理表现,而且还有防御、适应、代偿生理性反应,这类病理性反应和生理性反应在疾病过程中是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是很难人为进行分割的进程和结局。  

 对于“疾病”,恩格尔医生认为:“疾病可以看作是整个生物体或其他系统在生长、发育、功能及调整中的失败或失调。”而医学是科学,必须承认许多疾病还处于研究过程中,存在不治之症;同时承认医学不能超越肉体,而只能是尽可能地帮助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过健康的生活。

1999年11月在美国亚特兰大第72届美国心脏学会年会强调:病人得病后再找医生,医生能给病人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即使病治好了,病人也不能恢复到和病前一样了。因此,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提出了“超越二级预防”的概念,不是坐等病人发病后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而是主动找出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病人,进行认真的一级预防,比如及早筛查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预防心脑肾并发症或更早的预防上述危险因素,使预防的观念更积极、更有力,成为真正的“上医治末病”,造福人类。

 

★衡量人是否健康十条标准:

精力充沛、善于休息、积极乐观、体重适当、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牙齿正常、运动感到轻松、应变能力强、抗疾病能力强。  

 

★健康金字塔从下到上依次是: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2项影响健康因素:

○营养不良;○不安全饮用水,不良环境卫生;○不安全性行为;○家庭和个人卫生;○吸烟;○职业病危害;○饮酒;○高血压;○缺少体力活动;○药物滥用;○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和暴力。

 

★衡量身体健康的标准(五快): 

食得快:就是进食拥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可以快速地吃完一顿饭。说明内脏功能没有异常。

说得快:就是语言表达正确,讲话流利,证明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没有异常。

走得快:就是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证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较好。

睡得快:就是一旦有了睡意,上床以后能够很快入睡,并且睡得很好,醒来以后精神饱满,头脑清晰。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并且内脏没有病理信息的干扰。

便得快:就是一有便意,能够迅速排泄完大、小便,并且感觉很好,证明胃肠、肾功能很好。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三良):

良好的个性:就是情绪稳定,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豁达乐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就是观察问题的时候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可以应付复杂的环境,对事物的变迁持有良好的情绪,拥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为人宽厚,珍惜友情,经常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和别人的关系较好。不吹毛求疵,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

    

营养与健康:


营养是维系我们身体健康的关键。我们知道,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容易造成某些特定疾病,如缺乏维生素B1容易引起脚气病,癌症的发生与“硒”缺乏有着重要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已经发现铁、碘、铜、锌、锰、钴、钼、硒、铬、镍、锡、硅、矾和氟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它们在人体的含量以毫克,甚至微克来计算,但却发挥着巨大的生化作用。它们不但能维护身体健康.而且调节机体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一旦缺乏或临界缺乏便会使人体生命系统的正常运作发生障碍。

当你生病后,在医生为你用医药治疗的同时,你最好能配合以饮食、生活调理,对症用以食疗,若日常饮食无法全面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可请教医生适当补充现成制剂。以此来辅助药物及手术治疗,对疾病恢复将大有益处,有时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目前危害健康的大多数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都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生活态度、行为有着密切关系,若能纠正生活中不利于健康的因素,疾病便很难光顾你的机体。

21世纪备受关注的是“亚健康”这个新概念以及它的研究。对于健康的标准历来是以“有无疾病”来定论的。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其真正的健康标准,应该包含没有疾病、没有虚弱状态,且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能做到大多数情况下自我感觉不错。国外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这一健康标准者只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而人群中已被确诊为属于不健康状态的患病者也仅占15%左右。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过渡状态的那一大部分人,则属于亚健康状态。这一阶段人群,可有轻度身心失调、潜临床状态和前临床状态几种不同健康程度表现。在亚健康的各个阶段中均有着轻重不同的自身不适表现。亚健康各阶段的关系就像一列互相衔接的列车一样,从健康逐渐驶向疾病。“生命列车”一旦启动,往往依着惯性直向前行,当进入不健康状态后,多半有去无回。因为除感冒、感染、营养不良等少数病变外,医学对当今绝大多数疾病特别是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存的各种慢性疾病并无根治之法.能做的只是有所控制或缓解。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不应等到疾病发生后,把过高的奢望寄托于医学和医生,而是应充分发挥你自身保持健康的潜能。通过营养、保健、生活调理,将你的“生命列车”从潜临床状态驶回到健康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意识到需用某种营养素的制剂来改变你的不良状态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否则应用不恰当,反倒会适得其反。

希望有缘人珍惜自己的健康,都能自己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使自己的身体强健,充满活力。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核心推荐: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关键推荐: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g,薯类50-100g。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

◆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

◆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吃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g。

◆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

◆每周吃鱼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类280-350g,平均每天摄入总量120-200g。

◆优先选择鱼和禽类。

◆吃鸡蛋不弃蛋黄。

◆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

◆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多回家吃饭,享受食物和亲情。

◆传承优良文化,兴饮食文明新凤。

关键事实:

◆食物多样是实践平衡膳食的关键,只有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合理膳食模式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离血压、2型糖尿病、结直肠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谷类食物是人体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全谷物、薯类和杂豆的血糖生成指数远低于精制米面。

◆全谷物可降低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增加薯类的摄入可改善便秘。

◆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维持健康体重取决于机体的能量平衡。

◆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指标之一;体重过低和过高都可能导致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缩短寿命。

◆超重肥胖是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增加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久坐不动会增加全因死(所有死因的死亡率)。

◆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低体重和肥胖增加老年死亡风险。

◆蔬菜水果提供丰富的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

◆增加摄入蔬菜水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风险。

◆多摄入蔬菜可降低食管癌和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牛奶及其制品富含钙,多摄入增加成人骨密度;酸奶可以缓解便秘。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对降低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益处。

◆目前我国居民鱼、畜禽肉和蛋类摄入比例不适当,畜肉摄入过量,鱼禽肉摄入过低。

◆鱼、畜禽肉和蛋类对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铁、锌、硒的贡献率高。

◆增加鱼类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疾病的发病风险。

◆适宜摄入禽肉和鸡蛋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

◆过量摄入畜肉能增加男性全因死亡、2型糖尿病和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烟熏肉可增加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我国居民油盐摄入量居高不下,儿童青少年糖的摄入量持续升高,成为我国肥胖和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高盐(钠)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和胃癌的发生风险。

◆油脂摄入置过多可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当糖摄入量<10%能量(约50g)时,龋齿的发生率下降;当添加糖摄入量<5%能量(约25g)时,龋齿发病率显著下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可增加龋齿和肥胖的发病风险。

◆过量饮酒可增加肝损伤、直肠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及胎儿酒糟综合征等的发生风险。

◆我国食物浪费问题比较突出,减少食物浪费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食源性疾病状况不容乐观,注重饮食卫生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

◆分餐或份餐有利于饮食卫生、减少浪费和满足营养需求。

◆回家吃饭,有利于良好饮食文化和健康行为的培养。

◇运动有益于健康:

运动不仅仅对保持健康体重有益,还有更多健康益处。

●增进心肺功能,改善耐力和体能。

●提高代谢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

●保持或增加瘦体重,减少体内脂肪蓄积,控制体重。

●降低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

●调节心理平衡,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肌肉力量的训练则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强壮作用更大,有助于延缓老年人身体活动功能的衰退。

●降低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体重与健康

●超重或肥胖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超重或肥胖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低体重或肥胖可增加老年人死亡风险:

●超重或肥胖可增加绝经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身体活动与健康

●身体活动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身体活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身体活动(中高强度)降低全因死亡风险:

●久坐/静态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身体活动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身体活动与骨健康: